本報記者 劉萌
3月12日,商務部官網公布今年1-2月我國汽車產銷等數據,其中新車產銷量、汽車進出口量、二手車交易量、報廢機動車回收量等主要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具體來看,2021年1-2月,新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389萬輛和395.8萬輛,比2019年同期增長2.9%和2.7%。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31.7萬輛和28.9萬輛,比2019年同期增長1.1倍和96.1%。進出口方面,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進口汽車16.0萬輛,比2019年同期增長3.9%;累計出口汽車28.1萬輛,比2019年同期增長86.1%。此外,報廢機動車累計回收量超2019年同期近15%。
去年以來,針對汽車消費,各地各部門相繼出臺舉措刺激汽車消費,包括購車補貼、限購松綁等等。今年,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也正在穩步推進。2月份,商務部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經驗做法》,對于優化汽車限購政策、實施新車消費補貼、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以舊換新”補貼、實施老舊汽車淘汰補貼、完善汽車消費環境等多項政策進行了總結和推廣。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上看,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汽車產銷主要指標超過2019年同期的原因在于市場需求的持續修復,人們對于市場走勢的預期不斷改善,疊加前期政策利好的兌現,很多人在疫情期間被壓抑的購車需求正在逐步釋放出來,由此成就了汽車消費市場的回暖。
“從結構層面看,新能源汽車產銷的激增成為拉動車市復蘇的核心驅動力,特別是在碳排放政策約束、新基建和高補貼政策的驅動之下,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識日益提升,再加上海外與本土車企的高品質車型供給不斷增加,新能源汽車在國內車市的滲透正在迎來新一輪提速,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為車市的提振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付一夫表示。
談及今年汽車消費有哪些增長點?付一夫表示,除了新能源汽車之外,下沉市場和二手車市場還極具增長潛力。一方面,我國汽車保有量與城市經濟發達程度表現為明顯的正相關,低線城市和農村的汽車保有量要比一二線城市低得多,而很多當地居民的購車需求和消費意愿同樣強烈,這意味著下沉市場待挖掘的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二手車市場,既能盤活二手車存量,又能拉動新車增量,淘汰老舊汽車,全鏈條激發汽車消費潛力,同時還能帶動維修、保養、保險、金融等行業發展。不過,二手車交易中,車況、車價不透明,缺乏完善的售后保障、規范的交易環境,這些制約因素需要進一步克服。
對于今年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發力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要采取更優惠的稅費政策促進汽車消費下鄉,第二,要鼓勵相關城市放寬汽車購買指標,促進有實際需求的汽車消費潛力釋放,第三,完善汽車使用的各項政策,包括停車、保養、報廢等更便捷的管理手段等等。
付一夫認為,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考慮進一步放寬或是取消限購政策,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考慮對購置汽車予以補貼支持。不過在環保、交通擁堵等壓力之下,大城市要完全放開限購政策還不太現實,需要以身處三線以下城市、消費升級正在提速的“下沉人群”為突破口,為他們的汽車消費提供便利和支持,進而帶動汽車消費的增長。
(編輯 田冬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