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投服頻道 > 投保動態 > 正文

    證券行業投資者教育走入中國政法大學

    2021-12-19 18:04  來源:證券日報網 楊潔

        本報見習記者 楊潔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12月19日消息,當天上午,中國證券業協會、北京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國信證券、中國政法大學五方在北京舉行投資者教育進校園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北京證監局黨委書記吳運浩、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國信證券總裁鄧舸等領導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活動并見證簽署儀式,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鳴鐘線上致辭講話。

    (簽約儀式)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在致辭中表示,投資者教育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投資者保護是證券監管的目標和使命,投資者適當性是證券經營機構展業的基礎和職責。“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作為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提高金融素養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基礎條件,也是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基本要求。開展投資者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思考和訓練,促進青少年形成金融素養、風險意識、理財觀念,培養適應現代金融體系的高素質人才,是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人才強國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已突破1.9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平臺,正在成為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設施,具備資本市場合格投資者素質將成為向往美好生活的基本素質。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特性和運行規律,是開展投資者教育進校園活動的重要內容,資本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但也具有典型的“兩面性”。資本脫離實體經濟無序擴張,就會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放大道德風險。

        青少年學習金融知識和技能,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義利觀、風險觀,堅決防止資本負面屬性的不良影響,克服資本“嫌貧愛富”的局限性、克制資本唯利是圖的自利性、節制資本急功近利的短視性、抑制資本“脫實向虛”自我循環的投機性,發揮好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工作部署。注冊制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機制,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配套機制,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動力機制。注冊制是由發行人、投資者、中介機構、監管部門分工負責、分權制衡的生態系統,是“賣者有責、買者自負”市場機制進一步強化的基礎制度變革。實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需要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風險識別和價值判斷能力,培育更加成熟理性專業的投資者隊伍,對投資者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通過投資者教育進校園活動,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資本市場,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特性和運行規律,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投資觀念,掌握必備的金融技能、金融思維,既是當代大學生的成人成才之禮,也是資本市場的固本強基之需。

    (贈書儀式)

        簽約儀式后,安青松書記代表中國證券業協會、時建中副校長代表中國政法大學雙方互贈圖書。

        據悉,今年年初,中國證券業協會在總結投資者教育進校園活動實踐的基礎上,推出“一會、一局、一司、一校”四合一投教合作機制,匯聚監管、行業、高校等各方力量,通過協會“紐帶”形成投教合力。截至11月底,已有14家證券公司,29所高校加入合作,入校教學超過300課時,提供實習崗位50余個,舉辦全國性、區域性投教競賽8場,參賽學生2.2萬人。下一步,中國證券業協會將繼續擴大合作機制覆蓋范圍,不斷豐富合作內容,持續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取得更多實效。

    (編輯 李波)

    投服頻道列表頁側欄 - 證券日報網
    • 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

    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步入全面注冊制時代。在注冊制改革4年多的時間里,投資者保護始終作為一項核心理念貫穿其中。

    • 維權助手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