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梁傲男)馬大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大姐食品集團”)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民族品牌,40年的發展軌跡不僅鐫刻著一家企業的奮斗史詩,更折射出中國民營經濟在政策扶持下的堅韌生命力。
7月11日,以“四秩風華、根深葉茂”為主題的馬大姐食品集團40周年慶典在首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司原司長馬純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兼職副會長、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張九魁,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夏楓耿,馬大姐食品集團創始人馬桂敏、董事長馬安、總裁馬立凱、執行總裁苗盈暉等出席并發表講話。
經歷40年風雨洗禮,馬大姐食品集團從家庭小作坊到現代化食品產業集團,從名不見經傳的定興冀連糖果廠到馳名中外的國貨品牌,印證著“時代機遇+政策紅利+企業創新”的民營經濟發展密碼。
同心聚力共話發展
40周年宣傳片中,黑白影像與彩色畫面交替,展現了馬大姐食品集團從1985年創業之初的艱辛探索,到如今覆蓋多品類、遠銷海內外的產業版圖。馬安在致辭中表示,過去40年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傳統食品到功能食品再到科技食品的40年,更是共生與自救的40年。
馬純良表示:“馬大姐食品集團40年書寫了一段備受矚目的創業史、勵志史和發展史。值得肯定的是,馬大姐食品集團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將合規、安全、質量作為硬指標,凸顯了負責任的企業擔當,也為食品行業樹立了標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了40年。馬大姐食品集團發展至今的核心密碼就在于堅守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的原則,以及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建立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將創新美味的產品理念深深地注入品牌。更難能可貴的是,馬大姐始終緊盯著時代步伐和消費需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地推陳出新。”張九魁如此表示。
徐堅宣讀了協會賀信:馬大姐食品集團經過40年的創業奮斗,現已成為北京乃至全國民族食品的代表企業之一,連續十年榮獲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單位榮譽,為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以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馬大姐食品集團還與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寶清縣豐收種業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前不久,馬大姐食品集團剛與故宮簽訂戰略合作,一系列的合作舉措,彰顯了企業在創新發展與文化融合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從生存型創新到系統性突破
回溯馬大姐食品集團的發展歷程,創新始終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動能。
上世紀80年代,面對糖果市場的物資短缺,創始人馬桂敏帶著祖傳的酥糖技藝突破配方限制,在傳統工藝中加入本地特產果仁,讓“京味酥糖”成為春節年貨的搶手貨,這是基于生存需求的原始創新。
進入新世紀,馬大姐食品集團率先在行業內建立標準化生產線,將非遺工藝與現代食品科技結合。如今,企業擁有6項國家級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谷物糖、酒糖霜等制作技藝入選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企業還積極參與了9項國家標準和13項行業標準的編制完善。在生產基地,智能化無菌車間實現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單日產能達千噸級,能耗較傳統工藝亦顯著降低,踐行著“綠色智造”的發展理念。
品牌年輕化勢在必行。從與故宮宮苑聯合推出“宮廷酥點”系列,到攜手多家知名科研機構開發限定款產品,馬大姐食品集團成功實現從“父輩記憶”到“Z世代新寵”的跨越。2025年推出的奧巧可可系列,將黑巧克力與傳統牛軋糖融合,成為第三十三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發布會官方指定茶歇產品,印證了傳統品牌的煥新潛力。
截至目前,馬大姐食品集團獲得全國食品工業龍頭食品企業、中國馳名商標、食品安全示范單位等殊榮。
馬大姐食品集團還打造了豆制品領域的全產業鏈。目前,集團產品涵蓋糖果、烘焙、果凍、休閑零食、豆制品、鹵制品、大健康產品等品類,超過8000個單品。
站在新起點,馬大姐食品集團已然勾勒出清晰的發展藍圖。未來,集團將進入東南亞、北美等海外市場,讓“中國味道”飄香世界,將非遺技藝讓更多人共享,推動世界的共生經濟。
正如馬桂敏總結發言時所說:“40年前,我們為解決‘吃得飽’而努力;今天,我們為實現‘吃得好、吃得有文化’而奮斗。只要堅守品質初心,創新腳步不停,馬大姐的下一個40年,定會更甜蜜、更精彩。”這份對未來的篤定,既是一個企業的發展宣言,更是中國民營經濟持續向好的生動注腳。
(編輯 李家琪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