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解除農民后顧之憂,各農業保險機構紛紛活躍在田間地頭,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耕備耕保險服務,全力做好農險承保、防災減損和物資保障工作,助力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加強技術培訓和預防管理
為進一步提升春播春種質效,各地農險機構聯動當地農業農村相關部門開展技術培訓等,提升農事水平。
在廣東,中華財險開辦了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班,并邀請農業專家講解水稻、番薯等農作物的種植、養護等技術,涉及品種選擇、浸種催芽、防寒育秧、成熟期搭配等環節,對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并為農戶捐贈1000萬元的補充醫療保障。已經參保的水稻種植戶老張在聽了技術培訓后,由衷地感嘆:“保險公司不僅給我們提供保險保障,還提供技術指導,我們種植戶種糧真的太省心了。”
在河南,中原農險針對異常天氣頻發現象,通過借助省氣象風險管控平臺,強化對異常天氣的防范和預警。同時,及時通過多種形式傳達到被保農戶,指導各市縣機構協同農業專家走村入戶,協助農戶做好春耕春管。
在遼寧,平安產險組織專班進駐食用菌產業基地,邀請農業專家就菌棒標準化制作、精準化高效栽培技術等方面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為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與保險服務,確保作物豐收。
加大農技投入和應用
春耕時節,保險機構在深入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的同時,還積極推動農資農技下鄉,推進新技術的落實落地,夯實糧食安全生產基礎。
在產糧大省河南,中原農險充分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不同區域、不同成長期的夏季作物進行長勢研判,分類提供春耕春管服務指導,實現風險減量管理。“保險公司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我們合理地進行田間管理,提升小麥產量,也能增加種植戶收益。”河南新野縣星辰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白華賓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在新疆伊犁,由于積雪覆蓋,人保財險加大了對冬小麥承保驗標的服務力度,翻開積雪查看耕地翻耕情況和冬小麥發芽情況,將精準承保和冬小麥田間管理要求精準落實。
在廣東湛江,中華財險通過“政府指導+保險保障+托管服務”的模式,為800畝農田開展犁耕耙耕、無人機飛防等托管服務,改善田間灌排條件、耕作條件。在肇慶、河源、茂名等地,中華財險積極開展無人機植保飛防,以植保無人機代替人力進行水田施肥,幫助農戶在春耕播種前對土壤進行補肥,改善土壤質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助力春耕備耕。
創新產品優化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春耕質效,針對春耕期間易發生的病蟲害、重大自然災害等,保險機構創新推出保險產品。
在山東,中華財險山東分公司推出以“主糧提標、雜糧擴面”為核心的“齊良保”惠農保險。該產品采用“基礎政策險+巨災附加險”的雙重風險保障模式,對一般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作物受損,由國家主糧政策性農業保險和“齊良保”雜糧基礎險予以保障;針對因重大自然災害導致的大面積糧食作物絕產絕收,則由“齊良保”巨災附加險予以保障,做到輕災輕賠、重災重賠,進一步提升了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和補償能力。
在因地制宜推出創新保險產品的同時,保險機構還與當地農業部門聯合,推出送種子、農藥化肥等活動,助力春耕生產的順利進展。
在廣東河源,中華財險聯合龍川縣農業農村局開展“送種子助春耕,齊心協力促振興”活動,將3700斤水稻、玉米種子發放至麻布崗鎮、龍母鎮等15個鄉鎮,覆蓋1800畝種植田地,打好春種堅實基礎,進一步夯實糧食豐產之基。
在河南,中原農險在各地聯動農資服務、農田管護等基層服務組織,加大投入力量,向農戶提供化肥、農藥等春耕春管服務。
受訪的多家保險機構均表示,接下來,將切實發揮好農業保險的“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圍繞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進一步做好風險保障服務,穩步化解農業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各種風險隱患,全力支持和保障夏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