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黃金儲備達6161萬盎司(1916.3噸),較4月末增加51萬盎司(15.9噸)。這是自2018年12月,央行連續第6個月增持黃金儲備,而且也是目前最大增持量。至此,央行已連續6個月合計買入黃金237萬盎司,約合73.7噸。
事實上,不僅是我國央行,全球央行也保持著大規模增持黃金的節奏,據世界黃金協會6月初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已增至34023.9噸,較2019年1月時33763.63噸,全球央行在1月至5月買入260.24噸黃金,加上我國央行5月增持的15.9噸黃金,全球央行今年已買入276噸黃金。
近6個月來增持最大一筆
去年12月央行重新開始買入黃金,距離上一次增持周期結束(2016年10月)已過去了26個月。這一次增持,央行已連續6個月增持黃金,從2018年12月首次增持32萬盎司,到分別增持38萬、32萬、36萬、48萬、51萬盎司,5月成為近6個月來增持量最大一筆。
從去年12月以來,國際金價不斷上漲,從去年12月時的1221美元/盎司一路上沖至1330美元/盎司附近,按照最新黃金報價計算,增持的237萬盎司黃金約合人民幣217億元。
回溯中國黃金儲備,中國央行共開啟了5次黃金增持周期,目前正處于第5次增持周期中。
從1981年至2001年11月黃金儲備一直維持在1267萬盎司,2001年12月中國央行增持341萬盎司至1608萬盎司,這是黃金第一次增持周期。
第二次發生在2002年12月,黃金儲備再度增持321萬盎司至1929萬盎司。
2009年4月,央行第三次大舉買入黃金,增持1460萬盎司至3389萬盎司。
2015年6月,央行第四次大舉增持,不僅買入1943萬盎司黃金,創下迄今為止單月買入最高紀錄,同時開啟了一次長達16個月的增持周期,直到2016年10月增持到5924萬盎司才停手。
2018年12月,央行開啟第五輪黃金增持周期,不過這次增持,單月黃金買入量不大,黃金儲備連續6個月共計增加237萬盎司至6161萬盎司。
全世界央行今年已買276噸黃金
不僅中國央行,全球央行都在買黃金。
2018年,全球央行增加了651.5噸官方黃金儲備,同比增長74%,是自1971年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體系脫鉤后,全球央行黃金凈購買量最高的年份。最熱衷買黃金的還是俄羅斯央行。據悉,為了減輕俄羅斯經濟對美元的依賴,俄羅斯央行2018年購買了274噸黃金,平均價值超過110億美元,占全球需求的大約6%。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稱,全球央行一季度購買了145.5噸黃金,較2018年同期增長68%。今年6月7日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已增至34023.87噸,較今年1月初公布的全球央行黃金儲備為33763.63噸,增長了260.24噸,再加上6月10日我國央行公布的新增數據,今年全球央行已增持黃金276噸。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購買黃金數量最多的是俄羅斯央行,今年以來繼續購買黃金117.25噸,此外土耳其央行今年購金43噸,印度央行購金20.57噸。而從總的黃金儲備看,最高的目前依然是美國,擁有8133.5噸黃金;其次是德國,有3369噸;第三四五位分別是意大利、法國和俄羅斯,分別是2451噸、2436噸、2167噸;作為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目前的黃金儲備為1916.3噸,排名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