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見習記者 金婉霞
時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記者從上海多家金融機構獲悉,如何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成為它們的最大關切。
交通銀行消保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交通銀行始終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且關鍵的位置,將消費者權益保護要求貫穿于業務經營的全渠道、全流程、全鏈路。浦發銀行則對記者稱,為守牢消費者的“錢袋子”,防范網絡詐騙,浦發銀行通過數智化手段,創建“模型+規則”雙引擎偵測體系,固牢了“預防—攔截—管控”的三道防線。
科技力量加持 機構嚴防金融“黑灰產”
記者進一步獲悉,自去年以來,上海多家金融機構尤其重視日益猖獗的金融“黑灰產”組織,并正在加強監管行動。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擔保告訴記者,平安擔保已在全國20余地聯合地方同業、銀行等成立專項消保小組,實現對金融“黑灰產”的精準狙擊。截至2023年底,平安擔保已協助各地警方、行政機關有效破獲涉黑案件累計75起,其中公安立案43起、行政(工商)打擊32起。信也科技則對記者稱,公司積極聯合上海、福建、安徽等多地金融機構,與屬地掃黑辦、刑偵、網安等部門建立動態聯絡機制,協助開展打擊金融“黑灰產”行動。去年,維信金科也積極配合屬地警方,將涉嫌侵害借款人合法權益的金融“黑灰產”線索及時報告給公關機構,協助后者成功辦理一起非法“代理維權”案件。
公開資料顯示,金融“黑灰產”,主要指的是一些打著個人征信逾期修復、信用卡停息掛賬、信用卡逾期協商、為借款人減免消費貸款本金利息的幌子,教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的民間機構。它們一面向借款人傳授所謂的減免貸款本金利息或延期還款“技巧”,教唆煽動他們拒絕履行還貸義務,并通過惡意投訴等行為迫使金融機構在減免貸款本金利息方面做出“讓步”,一面向借款人收取不菲的服務費。此舉不但影響金融機構消費信貸業務正常運轉,還導致大量借款人因未能按時還款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損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權益。如今,越來越多金融“黑灰產”組織還肆意販賣借款人個人信息,令個人信息隱私泄露問題日益突出。
記者注意到,3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信息稱,協同行業力量做好金融“黑灰產”應對,系該協會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之一。
在與上海金融機構們交流過程中,記者獲悉,科技力量已成為它們嚴防金融“黑灰產”的有效手段。
比如,2023年,平安擔保依托智能識別、智能搜索等技術,成功搭建網絡黑產打擊一體化平臺,支持自動巡檢攔擊、自動預警推送、半自動舉報等功能。在這個平臺的加持下,網絡黑產視頻下架時間從原來的30分鐘縮短到7分鐘,有效打擊金融“黑灰產”的“攬客行為”。此外,平安擔保還上線黑產庫、灰產庫等5大數據庫。經過半年多的運營,其智能機器人已捕捉疑似“黑產”標簽60余個、網絡“黑產”標簽1萬余個、累計“黑產”數據2800余條、灰產數據6.9萬余條,及時提醒眾多借款人防范“黑灰產”組織的“騙術”。
上海銀行則與社交平臺小紅書聯動形成合力,精準打擊“黑灰產”傳播渠道,收集整理小紅書平臺“非法職業代理”相關線索,借助官方渠道對相關“黑灰產”賬號執行封號、下架筆記等處理。2023年以來,上海銀行已累計提交1205條線索。其中,80%已借助官方渠道對相關“黑灰產”賬號執行賬號封號、限流、下架筆記等處理。如今,雙方正協力遏制灰產信息在網絡平臺的蔓延,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去年,信也科技也識別并標記逾2萬疑似“黑灰產”客戶,主動向行業大數據系統反饋百余條“黑灰產”聲紋信息,并向相關客戶發送約4000條“黑灰產”風險提示短信,有效遏制金融“黑灰產”的“攬客”行為。
宣傳教育常態化 當好金融知識普及者
在日常工作中,持續擴大消費者金融知識教育,同樣是保障消費者金融權益的關鍵抓手。
僅在今年3·15期間,浦發銀行就發出37趟“金融知識專列”開往全國各地;交通銀行2024年“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正在交行各地火熱開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5日,交通銀行已在安徽、河北、湖北、江西、深圳等15個地區建成22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
展望未來,金融消費者保護這一議題仍將是上海各大金融機構的主基調。
“未來,平安擔保將深入落實‘金融為民’理念,將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作為金融服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面持續常態化地遏制網絡平臺相關停息掛賬、代理投訴等網頁和視頻傳播,在源頭嚴打金融‘黑灰產’組織的攬客行為;一面加強同業信息交流,協同行業各方力量與監管部門共同推進源頭治理、監管治理,讓金融‘黑灰產’組織難以‘遁形’,共同維護金融安全與穩定同時,進一步保護消費者的金融權益。”平安擔保消保負責人告訴記者。
“下一步,交行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緊緊圍繞金融消費者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增強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和安全感。”交通銀行消保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浦發銀行則表示,后續,該行將不斷探索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的新思路、新實踐、新方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為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構建和諧穩定金融環境貢獻浦發力量。
(編輯 王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