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繼舉牌鄭州銀行H股后,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康人壽”)繼續在場內加倉鄭州銀行H股。
近日,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鄭州銀行H股獲弘康人壽在場內以每股均價1.3456港元增持2470.10萬股,涉資約3323.77萬港元。增持后,弘康人壽最新持股數目約為1.62億股,持股比例上升至8.04%。
受訪人士認為,2024年以來,保險機構對區域性金融機構的潛在投資價值給予較多關注,顯示出其資產配置策略正變得更加多元化。相較于國有大行,優質區域性中小銀行在經濟復蘇中或展現出更強彈性,故成為險資配置的新選擇。
配置價值凸顯
此前,6月27日,弘康人壽斥資約1931萬港元增持鄭州銀行H股1600萬股,增持后對鄭州銀行H股的持股比例為5.55%,觸發舉牌。6月30日,弘康人壽再度對鄭州銀行H股發起增持,增持后持股比例達到6.68%。綜合看,弘康人壽前后共斥資約7970萬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鄭州銀行是全國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從經營表現來看,近年來,鄭州銀行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整體有所承壓。但在去年,該行歸母凈利潤釋放出向好信號,且打破多年未分紅的局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為18.76億元,同比增長1.39%,實現近三年來的首次正增長。今年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雙增。與此同時,該行推出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20元(含稅),以該行普通股總股本(包含A股、H股)為基數計算的現金分紅總額約為1.82億元。
受訪人士認為,鄭州銀行H股估值長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恢復現金分紅政策后,該行H股的股息回報率已具備較為明顯的配置價值。同時,當前鄭州銀行的經營業績顯示出企穩回升的信號,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具備良好的基本面支撐,故成為險資配置標的。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認為,作為中小險企的弘康人壽,通過增持區域性中小銀行H股,既能規避與頭部險資的競爭,也能借助區域協同獲取差異化收益。
“險資資產配置策略升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保險機構正積極推進投資組合優化,通過布局優質區域性銀行資產,既能實現信用風險的合理分散,也能對資產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中小銀行面臨價值重估
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的近10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來看,中資銀行H股為險資頗為青睞的一類標的。具體到不同的銀行類型,險資增持的對象以國有大行及頭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H股為主,區域性中小銀行獲舉牌的情況較少。
據記者梳理,2024年之前,尚未有險資舉牌區域性中小銀行的案例。直至2024年1月份,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舉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之后,今年1月份,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杭州銀行A股股份,加上新華保險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該行普通股股份數量和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應的普通股股份數量,持股比例超過5%,構成舉牌。
時隔半年左右,再次出現險資舉牌區域性中小銀行案例。受訪人士認為,這背后或折射出當前險資正在重估區域性中小銀行的投資價值。對于價值型投資者,傳統的“市凈率+凈資產收益率”銀行投資框架仍然有效,目前估值相對便宜的品種仍集中在區域性中小銀行。
“需要注意的是,區域性中小銀行的資產規模相對較小,資本實力和風險抵御能力也相對較弱,在面對經濟波動、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時,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資產質量可能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增配意愿。”某頭部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劉有華認為,區域性中小銀行與當地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伴隨區域經濟復蘇,優質區域性中小銀行存在較大的價值重估空間,或為保險資金提供特色化的配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