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5月27日,陜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動力”)披露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西安元新航天動力流體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元新”)擬在產權交易機構預掛牌,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投資者。
航天動力在公告中稱,此次增資擴股是為了加快公司變矩器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化建設。公告顯示,航天元新注冊資本為1.89億元人民幣。增資擴股完成后,航天元新注冊資本相應提升,公司持股比例由100%相應下降,但增資后保持公司對航天元新的控股權。
航天動力在公告中同時表示,上述信息僅為預披露,不構成實際交易行為,交易對象尚不明確,尚未簽署交易合同,無履約安排,最終交易價格、支付方式等合同主要內容目前無法確定。
“此次增資擴股也是公司對目前面臨的經營壓力的一次嘗試。”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情況看,航天動力主營業務利潤率以及主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均呈現不同程度的競爭壓力。而且其下游行業如煤炭、石化以及工業車輛等行業也面臨行業內部調整的壓力。公司目前一方面需要穩定泵板塊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變矩器產品的市場拓展。
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航天動力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9.25億元,同比增長2.79%;歸母凈利潤虧損1.87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80億元。這已經是航天動力歸母凈利潤連續4年虧損,而其扣非凈利潤則已經是連續8年出現了虧損。
對于2024年的虧損,航天動力年報中披露了三大原因:一是受宏觀環境影響,主營業務市場需求增長乏力,電機和化工泵等產品市場份額下滑,變矩器產線產品及產能調整未能有效覆蓋運營成本,導致年度毛利率顯著下降;二是部分存貨受產品轉型及客戶訂單變更影響,計提減值損失增加;三是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收益等非經營性收益同比減少。
“上市公司連續多年扣非凈利潤為負,首先企業可對戰略發展、盈利模式重新進行梳理、分析,發現問題并改進、優化,提升主業的盈利能力。”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導師仝鐵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航天動力在公告中稱,增資后航天元新將快速推動液體動力技術轉化與市場應用,加快推進變矩器與宇航產品加工領域的產業化進程,通過技術創新、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構建高效完善的生產體系,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實現規模效應與產業升級,推動相關業務向專業化、規?;~進。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動力曾卷入隋田力“專網通信案”。根據證監會2024年3月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16年至2020年,航天動力通過“智能數據模塊貿易業務”虛增利潤合計達7213.34萬元,虛增營收金額合計達38.02億元。
目前,監管處罰雖已“靴子落地”,但一系列投資者集體訴訟還等著航天動力。2025年1月份,258名投資者向航天動力索賠的案件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航天動力在1月份的公告中稱,本次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尚不確定。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依照法定程序積極應訴,維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對于目前的投資者訴訟事件,仝鐵漢表示,這對上市公司來說,必須嚴格按照國家關于證券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來規范自身經營管理行為,守住底線,不碰紅線。否則,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