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3月27日,商湯披露2023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2023年,商湯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實現毛利潤為15億元,毛利率44%;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虧損54億元,同比收窄。
商湯董事會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博士表示:“2023年,商湯生成式AI業務實現了同比200%的飛速增長,占總收入比例超過35%。生成式AI對商湯來說已不僅僅是技術領域的變革性創新,更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商湯生成式AI業務的增長,得益于各行各業對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的廣泛需求,這預示著中國硬科技投資的新周期正式開啟。商湯通過在各業務層面深入融合生成式AI能力,正在贏得新客戶,并推動效率和生產力的全面提升。”
生成式AI貢獻12億元營收
從細分業務來看,2023年,商湯明確了新的三大業務板塊:生成式AI、傳統AI和智能汽車;以生成式AI業務為重點發展方向,同時保持傳統AI業務和智能汽車的優勢。其中生成式AI業務收入達12億元,這是商湯成立十年以來,以最快速度從無到有、超過10億收入體量的新業務。
商湯大裝置的總算力規模實現突破性增長達12000petaFLOPS,運營GPU數量達45000卡,由此支持“日日新”大模型體系高速迭代至4.0版本,在多個場景中達到與GPT-4相匹配的能力水平。2023年,商湯構建業界領先的終端小模型,提供與大模型相當的性能,推動邊端運行。此外,商湯還于2023年推出的AI編程助手“代碼小浣熊”和AI數據分析工具“辦公小浣熊”,極大提升程序員的編程效率和辦公一族的效率;投入千卡訓練出國內最佳的文生圖模型秒畫4.0。新推出的“模型即服務”商業模式,使客戶能夠輕松地在大裝置微調和調用各類生成式AI能力,收獲大量新客戶。
目前來看,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已在金融、醫療、Copilot助手、擬人交互、智能終端等關鍵領域確立了卓越的應用價值和領先地位,服務客戶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行業巨頭、金山辦公等頭部科技企業;多模態能力極強的“大醫”大模型賦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瑞金醫院以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機構,顯著提升了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效率;Copilot助手被金山辦公等頭部客戶采用?;谠谥悄芙K端多年的積累,構建了行業領先、不同規格的小模型,并與小米、榮耀等手機品牌達成合作。
同期,商湯傳統AI業務領域積累的客戶資源和場景運用,為生成式AI技術商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絕影智能汽車業務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核心領域均實現了持續增長,量產交付數量及單車毛利潤均大幅增長。2023年,“絕影”智能汽車業務穩步發展,實現收入4億元,同比增長31%。智能汽車板塊在量產交付方面全年新增了129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63%。至此,商湯已累計交付了195萬輛智能汽車,覆蓋了90多個車型。此外,商湯新增了超過1600萬臺的定點訂單,并擴充了41款新的車型。
AI2.0時代全力推動核心業務盈利
2023年,商湯成功實現了從AI1.0時代邁入AI2.0時代。談及生成式AI業務的爆發增長,商湯表示主要得益于四大核心優勢。
第一,商湯于AI1.0時代在感知智能、決策智能領域的積累,多模態數據的儲備,強化了商湯基礎模型對物理世界的理解和多模態能力;第二,商湯大模型在萬卡算力的保障下,遵循尺度定律不斷提升性能;源于大模型研發的深刻理解,幫助商湯更有前瞻性地設計基礎設施,實現領先同行的算力效率和彈性;第三,商湯自2015年起即與全球幾乎所有頭部安卓手機廠商以及主流車廠合作,賦能超過20億臺手機和上百萬臺汽車,極致優化端側推理;最快推出業界性能最好和推理速度均領先的端側小模型,打開了新的場景應用;第四,商湯對于服務企業客戶有完整的體系和能力,可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最具性價比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為確保公司在人工智能2.0時代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實現長遠的飛躍式發展,商湯2024年將采取穩健且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戰略、具體來看,商湯表示將保持技術領先,進一步發揮“大裝置+大模型”的深度協同優勢,持續擴充算力規模、提升基礎設施和大模型的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投入“日日新”模型體系的迭代,讓模型能力持續保持業界領先。同時,商湯將致力于實現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摩爾定律”,讓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從而打開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同時,商湯將推動業務增長,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程和市場滲透,為用戶提供具有最優性價比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商湯亦將促進傳統AI業務的穩健增長,提高現金流質量。
最后,商湯將推動核心業務盈利,將繼續優化集團運營效率,集中資源于生成式AI業務以改善現金流和減少虧損。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