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8月22日晚,綠地控股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綠地保持企業大局穩定,實現營業收入2046億元,其中房地產業結轉收入755億元,基建產業營業收入1090億元,能源、汽車等綜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3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55%。房地產業毛利率22%,基本保持穩定。
上半年,綠地控股進一步壓降有息負債178億元,自“三條紅線”監管政策出臺以來已累計壓降1654億元,有息負債余額已降至2228億元。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131億元。
上半年,綠地連續推進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主要產業發展穩中加固、穩中提質、穩中向好。房地產業全力推進交付攻堅、銷售去化、現金回籠,取得良好效果。保質保量推動保交付保進度。一是精準推進分類交付、分期交付、分棟交付。累計完成逾100個項目交付總面積934萬平方米,共計約9萬套物業,完成計劃目標。其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緊抓疫情后復工復產,6月份成功交付52個項目,交付面積約470萬平米,遍及全國多個城市。二是合理分配資源,一批重大項目如期完成建設節點,包括濟南428超高層、上海董家渡項目、蘭州會展中心、西安498超高層等。多措并舉推進銷售去化。
基建產業方面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90億元,保持了較高指標完成率。其中新簽合同2460億元,成功中標合同額49億元的陽新高速、40億元的長垣至修武高速等一批重大項目,基礎設施業務占比進一步提升。
金融產業持續轉型升級,落地重要金融牌照資源。上半年金融板塊實現利潤總額7.7億元,綠地數科優化業務結構并加快推進上市工作,“綠聯國際銀行”正式開業,“貴州省綠金低碳交易中心”揭牌,數字化轉型及數字資產開發進一步提速。
能源產業板塊也積極開拓市場。上半年,綠地能源板塊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機遇,積極開拓市場,并全力保障上海地區電力煤炭供應,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編輯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