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永安行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 “押注”氫能自行車能否破局?

    2022-08-21 16:33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李亞男

        8月19日晚間,永安行披露2022年半年報,1月份至6月份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同比下降13.76%。實現凈利潤6157.42萬元,同比下降24.84%。實現扣非凈利潤1087.01萬元,同比下降78.82%。

        氫能業務尚未形成大規模收入

        資料顯示,永安行主要業務是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共享出行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服務,同時依托永安行平臺通過永安行App向消費者提供共享出行服務及智慧生活服務。公司先后發展了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氫能自行車、共享汽車等多種業務,基本覆蓋了從1公里至30公里的綜合共享出行體系。

        目前,永安行的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于兩輪共享出行系統的運營服務業務和系統銷售業務。分業務來看,2022年上半年,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服務收入為2.40億元、系統銷售收入為0.22億元、永安行出行平臺收入為0.77億元、智慧生活收入0.34億元,氫能產品銷售及服務收入為62萬元。

        記者注意到,2018年,永安行開始布局氫能產業,并以氫能產業作為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及相關專利200多項。2021年12月,永安行在江蘇常州正式投運“氫能自行車系統”和1000輛氫能車。此外,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年產5萬臺套的小功率燃料電池生產流水線已形成大規模生產,主要為公司生產的氫動車提供燃料電池及對外銷售燃料電池獲取收入。

        在大功率燃料電池方面,永安行也完成了應用于商用車和發電系統等產品上的額定輸出90KW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設計,并開始小批量試生產,首批產品已完成國家燃料電池發動機性能強制檢測。

        不過,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氫能產品銷售及服務收入分別為32.30萬元和62萬元,氫能產品銷售及服務尚未形成大規模收入。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永安行來講,燃料電池是公司未來可以積極拓展的領域,如果技術過硬,電池產品品質較高,可以應用于其他需要動力源的場景上,比如發電、車載等。上述領域市場需求廣泛,若僅用于氫能自行車,后續發展會存在一定瓶頸,不排除公司最終通過銷售燃料電池來獲得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氫能自行車短期難成新代步車

        據了解,永安行現有兩種類型氫能自行車,一款為已投入常州運營的Y200共享氫能自行車,后續主要作為共享出行工具投放,按分時租賃的形式獲取收入;另一款是向C端市場銷售的Y400氫能自行車、折疊氫動車、Y600踏板車等,后續主要以銷售車輛及提供換氫服務等獲取收入。

        站在氫能應用風口上的氫能自行車,能否順利市場化?

        在張毅看來,氫能自行車具有低碳環保的優點,但車本身的成本較高,且共享氫能自行車位于公共場所,企業也需承擔損壞、維修的成本。“氫能自行車未來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動力助能,可對標的共享出行產品為共享電單車。”張毅說。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共享電單車的數量接近400萬輛,其收入規模為93.6億元,預計2022年突破一百億元。隨著共享電單車投放規模持續擴大,以及大眾共享出行意識的提升,共享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率進一步提高,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將超過兩百億。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氫能自行車與電單車差別不大,難以取代電單車。而且目前制氫的單位成本還沒有顯著降低,消費者對其安全性的信任,氫能也不如電池,氫能單車的前景仍存不確定性。”

        “共享單車經過前期的泡沫化競爭后,只剩下少數品牌在大企業的支持下運營,并且消費價格變動已經開始改善業績結構。氫能市場化的關鍵是制氫成本,現階段來看,氫能單車并不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沈萌補充說道。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