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五年內要打造TCL科技和TCL實業兩個世界500強。”9月28日,在TCL成立40周年表彰會上,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透露,“面對全球產業格局的重構,TCL將以‘全球領先’為戰略目標,堅定走變革轉型、技術創新之路,爭取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科技集團。未來五年,力爭將智能顯示終端、半導體顯示和半導體光伏三大核心產業做到全球領先;將半導體材料等其他產業做到中國領先或行業領先,為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李東生認為,TCL之所以能夠40年穿越周期發展,實現突圍與躍升,最主要就是從體制、戰略、組織到文化的變革,以此打破路徑依賴和平庸陷阱。
TCL成長發展的40年,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40年,也是改革開放深化突破的40年。TCL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與競爭力提升的典型代表。經過多年變革、轉型、升級,目前TCL已進入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的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并已形成半導體顯示、智能終端、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的三大核心產業,擁有全球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布局。
TCL發展的第四個十年,加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開辟了第二發展曲線。2014年,TCL提出了“雙+”戰略轉型的新一輪變革,以期能夠建立起“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的模式。而后企業陷入“千億魔咒”倒逼進行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從電子消費類制造企業轉型為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產業鏈上探勢在必行。從2009年成立華星光電,進入到半導體顯示面板領域,到2020年收購天津中環,進一步上探產業鏈,進軍半導體光伏和材料產業,再到今年3月份注冊成立TCL微芯半導體公司,在芯片和集成電路領域尋求突破,TCL一路沿著電子產業鏈逆流而上,構筑起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40年發展中,TCL正是依靠著堅守主業、產業升級、全球布局,不斷錘煉核心競爭力,穿越周期,實現跨越發展。在向打造技術與知識密集型高科技產業集團愿景的邁進中,TCL聚焦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半導體顯示技術及材料、5G應用、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半導體光伏及材料等核心技術領域。在全球建立了42個研發機構、28個制造加工基地、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服務用戶超9.6億。在今年的全球生態發展大會上,更是推出了“旭日計劃”,宣布投資超過200億元加速產業生態布局,建立生態競爭力。
(編輯 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