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3月22日,人民幣匯率出現下行,突破了此前維持近兩個月的盤整區間。
Wind數據顯示,3月22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當日收報7.2283點,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89點,日內盤中最低探至7.2303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顯弱勢,當日盤中最低探至7.2726點,截至記者發稿時,報7.2695點,日內跌超400點。
人民幣匯率緣何突然生變?“本周是‘超級央行周’,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變化或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比如,在瑞士央行意外降息、美聯儲暗示年內降息3次后,美元指數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這或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影響。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人民幣匯率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數的走高。實際上,2023年四季度美元經歷過一段時間調整,釋放了市場部分看空情緒。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整體維持高位運行態勢,英鎊等非美貨幣均對美元貶值,人民幣匯率整體表現穩定。
從消息面上看,瑞士央行在當地時間3月21日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將關鍵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即從1.75%降至1.5%。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其在6月份之前不會降息。而從美元指數角度看,自3月8日以來,美元指數即出現持續上漲。3月8日至3月22日(截至記者發稿時,下同),美元指數累計上漲約1.55%,站上了“104”整數關口上方。若拉長時間看,今年以來截至3月22日,美元指數累計上漲約2.96%。
對此,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國經濟韌性仍在、瑞士央行超預期寬松等,是美元走強的主要支撐。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1004,較前一交易日調貶62個基點。
趙偉表示,雖然美元短期壓制仍在,但在國內經濟企穩復蘇下,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基礎。
郭一鳴判斷,在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下,美元升值的空間有限,非美貨幣壓力或減弱,人民幣貶值壓力也會減少。預計人民幣匯率未來或圍繞當前位置小幅震蕩。
3月21日,國新辦舉行近期投資、財政、金融有關數據及政策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于人民幣匯率,宣昌能表示:“既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作用,發揮好匯率對宏觀經濟、國際收支的調節功能,又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在復雜形勢下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趙偉認為,當前,財政金融力度邊際提升,前期政策效果在開工季迎來集中顯現,國內經濟有望進一步改善,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