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陳瀟
3月19日,國新辦就“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舉行發布會。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在會上表示,北京市正在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要求,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構建房地產新模式。
他表示,今年計劃推進20個城中村實施改造,消除安全隱患,改善生活品質和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也希望在這20個項目里打造出一批示范項目。房地產政策方面,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北京總體規劃,強化因區施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以租購并舉、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原則,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多更好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促進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從一區一策上看,2023年4月份,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就提到“多子女家庭和職住平衡家庭購房支持政策按照‘一區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區試點”。今年2月6日,北京優化了執行八年多的通州區購房雙限政策,區域政策繼續優化。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住房需求,這可能意味著一方面北京保障性住房供給量或將明顯增加,給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多住房保障。另一方面,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也包括多樣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也有望繼續加大。
“從供給端來看,未來郊區住宅項目容積率1.0限制或迎來調整,低容積率更宜打造高品質產品,同時對項目價格端的限制亦有望優化,以滿足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陳文靜表示。
“從需求端來看,大面積段限制性政策存在優化預期,如優化120平方米或144平方米以上限購政策,通過降低多孩家庭和老年家庭購房門檻、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和增加公積金貸款次數等方式支持改善需求。”陳文靜如是稱。
從全國看,當下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數核心城市依然限購,大部分城市已經解除限購。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京滬兩地大概率局部放開限購,例如戶型放開限購、區域放開限購。短期來看,優化限購政策落地對一線城市市場將產生積極帶動效果,有助于精準釋放購房需求,也有助于穩定價格預期。
(編輯 閆立良)